000-0000-0000

“零添加”禁令:食品行业的健康新起点

    来源:十堰晚报  点击量:115  评论(0人参与)
 

你是否曾经被食品包装上的“零添加”字样所吸引?然而,随着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这一现象将成为历史。新规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一禁令的出台究竟意味着什么? 饮料包装上的“0糖”“0脂”“0卡”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零添加”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健康。长期以来,一些预包装食品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0添加”“0防腐剂”“0色素”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然而,这些声称往往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因此,新规的出台旨在防止企业通过模糊宣传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明晰产品的本质和真实属性。



那么,此次新规中的禁止“零添加”表述是否会对“0糖”饮料形成影响?答案是否定的。未来这一品类的产品能正常使用这种表述。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0糖”在法规上是有定义的,在此次的新规调整中不受影响,“0糖”饮料依旧是消费者的较优选择。脂肪和糖属于营养成分,“0糖0脂0卡”是基于产品本身的营养成分特性进行的描述,指的是产品中不含糖、脂肪和卡路里,是通过科学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实现的,与“零添加”所指的不添加某种成分或添加剂的概念有明显区别。在新规中有明确规定,不同食品可以根据营养素含量的特点使用含量声称,如低脂、低糖、无糖等。因此,“0糖”饮料并不受新规的影响。


除了对“0糖”饮料的影响外,新规还对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提出了更高要求。营养成分表中强制性标示内容从原有的“1+4”基础上增加为“1+6”,增加了饱和脂肪(酸)、糖两项内容。这一变化不仅让消费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品的营养成分,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属性。


“糖”被列入强制性标示范围,也是许多关注健康的消费者的心愿。依据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若食品中糖的含量不超过0.5克/100克或100毫升,即可标注为“无糖”。代表着没有糖,或者糖含量低到可以直接忽略。


对于消费者来说,新规的出台意味着更加透明、健康的食品选择。在选择食品时,我们不再需要被“零添加”等模糊宣传所迷惑,而是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食品添加剂和营养成分。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标签,选择更加健康、透明的产品。


随着“无糖”饮料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代糖技术的不断发展,食品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在食品行业中,赤藓糖醇、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代糖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促使该行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其甜味特质与蔗糖相近,在味觉感受上具有良好的替代性。从能量代谢角度来看,赤藓糖醇的热值极低,远低于蔗糖。当食品中添加赤藓糖醇时,能够在保证食品甜味口感的同时,显著降低糖分的摄入,这对于追求健康饮食的消费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赤藓糖醇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以原形随尿液排出体外,不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适合糖尿病患者及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食用。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健康、美味的食品出现在市场上,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而“零添加”禁令的出台,正是这一变革的重要起点。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沈阳市铁西区芊铧健康理疗中心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5860号-2

公安备案号:辽公网安备21019402000224号